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898-88889999
邮箱:admin@eyoucms.com
查看更多
R主营项目PRODUCT
你的位置: 首页 > 主营项目 > 主营项目三

南网储能(60099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31 17:26:52  点击量:

  

南网储能(60099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南网储能(60099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和中电联《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分类型看,水电装机容量4.4亿千瓦,同比增长3%;火电装机容量14.7亿千瓦,同比增长4.7%;核电装机容量6091万千瓦,同比增长4.9%;并网太阳能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并网风电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0.44亿千瓦。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

  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预计2025年全国将新增投产抽蓄电站约800万千瓦,到2025年底,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约6600万千瓦。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抽水蓄能装机6129万千瓦,其中新增装机283万千瓦;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在运抽蓄装机容量1028万千瓦,无新增投产抽蓄项目。

  2025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136号文的出台,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2025年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要实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行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示范应用场景拓展行动、产业生态体系完善行动、贸易投资合作提升行动”六大专项行动。

  2025年4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394号文”),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并提出了20个省份的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时间表。394号文的出台,拓宽了储能发展空间,将推动储能从“计划调度”走向“市场竞价”,储能具有同时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容量市场的机会。

  2025年5月7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是首份聚焦电化学储能安全的国家级文件,旨在推动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全链条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促进电化学储能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电力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除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将新型储能、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围。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超过8000万千瓦。储能系统价格保持下降态势。储能系统均价不断降低,国内储能中标价格持续下降。国家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国家能源局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新型储能试点项目、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持续鼓励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努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同时聚焦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等方向支持先进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持固态储能电池等攻关突破,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储能深度融合。鼓励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场景的应用,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光储充一体化等新模式落地。

  公司主营业务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调峰水电以及技术服务,主要业务经营范围为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报告期内,公司在运机组总装机容量1296.42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028万千瓦、新型储能65.42万千瓦、调峰水电203万千瓦。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运厂站运行情况良好。

  抽水蓄能: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抽水蓄能投产装机总规模1028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包括广东的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120万千瓦)、电白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广西的南宁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灌阳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钦州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贵港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玉林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云南的西畴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新型储能: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新型储能投产装机规模65.42万千瓦/129.83万千瓦时。报告期内,新建成的3座电化学储能电站正式投产,分别为云南文山丘北储能项目(200MW/400MWh)、海南临高储能项目(20MW/40MWh)、湖南中南水泥厂配储项目(5.1MW/14.7MWh)。

  调峰水电: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在运调峰水电机组装机总规模203万千瓦,其中天生桥二级水电站装机132万千瓦,鲁布革水电站装机60万千瓦,文山地区小水电装机11万千瓦。

  技术服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储能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布局和拓展战略性新兴业务,开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领域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输出,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1亿元,同比增加13.38%;归母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加32.93%;净资产收益率3.83%。期末资产负债率52.89%,财务状况稳健。

  把握“双碳”机遇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行业领跑者地位持续巩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比例持续上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目标。为保持安全、可靠、高效、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巩固加强高质量发展物质基础。抽蓄项目加油提速,10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梅蓄二期、南宁项目计划年内投产,肇庆、惠州中洞、灌阳、钦州等8个项目均按计划进度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新项目前期工作,韶关新丰项目完成可研审查,4个项目取得建设用地批复;取得临沧云县项目投资开发权。新型储能稳步推进,全面投产国家示范工程云南文山丘北项目、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海南临高项目、湖南中南水泥厂配储项目3个电化学储能项目,新型储能投产装机规模达到65.42万千瓦/129.83万千瓦时。

  聚焦“一利五率”提质增效、开源节流,稳中向好经营态势不断强化。紧盯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核心指标,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顺利完成一批设备改造重点项目,深化应用RCM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设备可靠性保持高水平,确保抽蓄机组“开得起、调得出、停得下”,上半年抽蓄机组启动2.48万次,同比增长24%;确保调峰水电机组能发尽发,没有发生因设备健康原因导致的弃水,上半年调峰水电发电量435,0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3.33%。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动态优化抽蓄参与现货市场报价策略,努力增加电量电费收益。发挥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管理优势,积极拓展战新业务、国际化业务,上半年新增战新业务合同金额累计2.98亿元;参与开展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格鲁吉亚抽蓄项目,以及马来西亚、沙特新型储能项目前期工作。常态化“过紧日子”,用好成本词典和标准成本,刚性执行成本费用预算,上半年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下降。着眼长远大力加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项目造价管控,为投产后取得良好经营效益奠定基础。严格加强经营风险防范,实行负债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双控”管理,增强抵御债务风险能力;将法治指数纳入业绩考核,“三项法律审核”率保持100%;全面开展内控缺陷排查整治,未发生造成实际损失的风险事件。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经营活力动力进一步释放。深入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科改行动”,公司连续三年获评国资委“科改企业”“标杆”等级。集约化专业化改革向合规、后勤管理领域延伸拓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建成IPD管理体系,并在抽蓄电站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项目试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打造新型储能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新型储能央企创新联合体常态化运转,与华为、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国重项目《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技术》完成验收,依托肇庆抽蓄项目实施的大型变速机组自主化攻关及工程应用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推进数据资产管理成熟度5级(DCMM5)与数字化体系能力4级(DLMM4)贯标认证。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明专利授权累计59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65.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网储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返回列表页】

顶部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